加微信【as099055或as011033或as022055或Q号675434346】周末一起玩红中麻将亲友圈一元一分和跑得快,手机app俱乐部里打,亲友圈内结算加不上微信就加QQ:675434346如果添加频繁就换一个加

烟雨十月,晓月残柳,登临黄鹤楼。 从周老师的府上看出去,正是师大校园。我惊诧于满目苍翠。飞檐依然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海之间,仿佛害羞的大家闺女,仅仅露出半个花面。当年求学于斯,也未曾看到过它的美。如今别了十年,它并非脑子中所想象的应该是破败的迹象。它不是风韵犹存,而是如含苞待放的新蕾,有着处子的幽雅。 在摇头河的滋润下,两岸的稻麦格外的香甜,记得以前和母亲去卖米,人家总会问是苏屯米吗?因为苏屯就在摇头河边。答应是的话,买米人就像得到了保证似的,很爽快的就把米买下了,那是苏屯人卖米从来不淘气。看那米你会发现颗粒饱满,如珍珠似碎玉,亮亮的闪着光泽,煮出来后不是糯米,却有糯米一样的清香,远远地你就可以闻到。同样的稻种在苏屯既高产又好吃,所以我们感谢这条河。小伙子在这方水土上健壮勤劳,女孩子在这方水土上美丽泼辣,看似温柔却也刚烈,看来一条河养就的是像她一样的儿女。 2006年春天的一个下午,我在河边,在桥下,想起了一些人,一些往事。 离开家乡20多年,久居城里,再也没有享受过桐树的荫凉,也没有采摘桐子独自获得几角毛飘子的那份快乐,但少年时那段和桐树一起成长的快乐时光,是那样令人刻骨铭心,难以忘怀。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又到了桐树开花的时节,我回了一趟老家。我想去家乡的山坡上看看桐子花,寻找少年时期的梦。我独自走在昔日不知多少次光顾的山坡上,但没有见到桐树的影子,山坡上的地里长满了一人多高的马尾松。我有些纳闷,过去这些桐树哪里去了呢?闲聊时,我问曾和我一起摘过桐子享受过快乐的同年伙伴,怎么不见桐子花开?我的好伙伴说,那都是老黄历了,现在哪里还有桐树,你以为现在的孩子们和我们小时候一样,为那几个硬币喜不自胜哟。现在的孩子们哪个手里没几张伟人头。谁还摘桐子。桐子能赚几个钱?如今赚钱的门路可广啦!我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,心里有几分高兴,又有几分失落。